塑造依恋类型

2021-09-14
心理学 ]

焦虑情绪

婴儿一出生就面临着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来这个问题,但是婴儿没有任何的防御能力,只能求助于父母,特别是母亲。只有被母亲抱在怀中,才能感受到满足和安全。一旦离开了母亲的怀抱或安全区域,就会开始焦躁不安,这是源自于心底最深处的对死亡的恐惧引发的焦虑。其实焦虑是正向的,它会让婴儿开始哭闹,引起父母的注意,以试图重新回到安全区域。

依恋类型

0到3岁期间是塑造一个人的依恋类型的最关键的时间,这一期间所发生的事情会塑造这个人对生存环境的理解。生存的环境是否安全,是否能够吃得饱穿得暖;特别是,亲密的人(父母)对于我的焦虑是怎么回应的,是否不需要太多呼唤就能满足我的安全诉求。各种不同的对于焦虑的回应方式,影响了婴儿长大成人后一辈子的心理状态。

安全型依恋:大部分的婴儿,得到了很好的安全满足,他们长大成人后对于事物的看法是乐观的,并且对于自我肯定大部分都是正向,哪怕遇到了挫折,都很容易调节好自己的状态,每天的生活都能是比较自在并且充满了满足感。

焦虑型依恋:有一小部分的婴儿,小时候的安全诉求并没有得到非常好的回应,但是勉强来说也是得到了一些回应,哪怕这些回应是负面的,比如:婴儿哭闹时,被大声斥责或甚至被拍打,但最终回到了母亲怀抱感受到了安全。他们长大成人后对于事物的看法是谨慎小心的,并且会经常处于焦虑的状态,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能够以积极的状态面对友情,亲情以及爱情。

回避型依恋:还有一小部分的婴儿,小时候的安全诉求完全没有得到回应,哭闹完全没有任何效果,没有人会理会这个婴儿的诉求,最终让它发现,原来哭闹是没有用处的,于是婴儿开始停止哭闹。他们会逐渐在这一过程建立自己的安全区域,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充满谎言的漂亮的城堡中。他们讨厌父母,但是却把这些讨厌隐藏了起来,同时也把自己对父母的依恋需求隐藏了起来。到了长大成人后,又不得不开始与人打交道,于是使用小时候所学习的各种表演技巧,将冷酷的内心伪装,不被别人发现。但是,渴望亲密关系是刻在每个人的基因里的,他们自然也无法避免,一开始和别人接触使用的各种表演技巧会让人感觉到这真是一个完美的恋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方慢慢走近让他感到窒息,因为再多走一步就可能要发现这个城堡中隐藏的真正的那个幼稚而混乱的世界了。这时候他们将会把对方推开,然后自己独自躲回城堡中。

混乱型(或称恐惧型)依恋:同时具有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会根据不同的环境转向不同的依恋类型,这种依恋类型称为恐惧型依恋。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依恋类型并不是指恋爱中的依恋,而是指婴儿0岁到3岁时和父母,特别是母亲建立起来的依恋方式。其中,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称为不安全型依恋。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会同时具有三种依恋类型,只是不同的依恋类型占比会不同。而且随着时间和认知的改变,这些依恋类型有一定机率会开始向安全型转变。

例如,焦虑型依恋的人发现自己在一些时间(特别是独自的时间)会产生出一种焦虑感,于是焦虑型依恋的人找出原因,并通过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来改善自己的焦虑,然后慢慢向安全型转变。对于不安全型依恋(焦虑型和回避型)来说,这一个转变过程是困难的,并且需要自身认识到缺点和不足后才有可能通过自身努力开始转变。